<b id="fddeg"></b>
    <strike id="fddeg"><label id="fddeg"></label></strike>
    <li id="fddeg"><meter id="fddeg"></meter></li>
    <thead id="fddeg"></thead>
      <dd id="fddeg"></dd>

      您好,歡迎來到 i 北方網官方網站!
      • 登陸企業(yè)郵局
      • 返回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站
      ####.##.##
      i北方網官方賬號
      當前位置:首頁>深度

      鄭州——河南“全村的希望”?

      來源:www.xwzhw.cn  發(fā)布時間:2021-01-13  瀏覽:39034  字體【 【關閉】
       
      “國中”,這是很多河南人對省會鄭州市自豪而驕傲的昵稱,鄭州從地理位置上看,大約處于中國地圖的中心位置。
       最近,“國中”發(fā)生了隱秘而深刻的變化。
       日前,河南省正式給鄭州下發(fā)部分經濟社會管轄權限。 
      “省府下發(fā)部分經濟社會管轄權”,這通常是副省級城市才有的待遇。因此,不少河南人十分激動,“鄭州這次真的要升格成副省級城市了嗎?”
      但是,周邊市縣對于鄭州或會升格“副省級城市”這事心情復雜,惶惶不安。 

      這些年,河南跟其他中西部地區(qū)省份都在實施強省會戰(zhàn)略,省會鄭州對省內其他市縣的虹吸逐步顯現(xiàn)。

      隨著鄭州得到更多的經濟社會管轄權,鄭州對河南其他市縣的虹吸恐怕會加劇。 

      虹吸后,如果鄭州能帶動全省經濟一起發(fā)展,那算是好事。

      鄭州,就是河南“全村的希望”。 

      但是,事情似乎沒有往理想方向發(fā)展。 
      最近幾年,這個“希望”表面上氣勢如虹,實際上發(fā)展得不那么盡如人意。 
      鄭州的地位一直十分尷尬,此前幾年的房價暴漲,不僅透支了這個城市的經濟活力,更透支了全省的購買力。而產業(yè)老舊和缺乏高新技術產業(yè)等問題,也在嚴重困擾著鄭州,困擾著整個河南的前程。 
      這幾年,鄭州雖以黑馬之勢被升格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是,其從幾十年前就埋下的問題,所造成的人才困境、產業(yè)困境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而且還跟周邊市縣陷入低端產業(yè)的競爭中。鄭州的虹吸無形中剝奪了其他市縣發(fā)展升級自身產業(yè)的機會。 
      鄭州究竟會成為領頭羊還是吸血鬼,這關系著整個河南省、將近1億人口的前程。 
      無論升格副省級城市的說法會否成真,進一步虹吸全河南的“潘多拉魔盒”已經被鄭州打開了。 
      鄭州與省內地市的“戰(zhàn)爭” 
      自從1994年以后,中央就沒有增補任何城市成為副省級城市,實質上已經叫停了增補。 
      但升格副省級城市,本質上就是這個城市在行政上有更多的權限。
      副省級城市的實質作用,就是讓省級單位對所轄大城市下放部分經濟管理權限的城市。 
      現(xiàn)在,鄭州基本得到了。 
      這些年,關于鄭州升格副省級城市的提案不斷被提起。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波鄭州吞并周邊洛陽、新鄉(xiāng)、開封、許昌、焦作的區(qū)縣的提案,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提升鄭州的經濟、文化實力、擴大鄭州的版圖。鄭州的虹吸,肉眼可見地加劇。 
      這種虹吸,是包括經濟、人口、產業(yè)等方面的全方位虹吸。 
      首先,表現(xiàn)在樓市上。 
      從高鐵站南陽東站出來,走在南陽新區(qū)上,你會發(fā)現(xiàn)不少鄭州的賣房廣告。 
      前幾年,南陽還沒通高鐵的時候,已經有鄭州的樓盤來這里打廣告了。南陽新區(qū)自己還沒開發(fā)完全,新樓盤也沒消化完,鄭州的樓盤就過來搶人了——這種情況,河南其他地市也普遍存在。
      這些年,河南全省的人口呈現(xiàn)凈流出的狀態(tài)。河南人口都往哪里去?首先,河南大部分市縣的人口首先被省會鄭州虹吸了過去。 
      鄭州虹吸全省人口的現(xiàn)象十分明顯。 
      在2016年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后,鄭州人口的吸納力持續(xù)增強,河南省內跨市流動人口中的59.8%流入到鄭州市。 
      2018年,鄭州市常住人口達到1014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5.5萬,鄭州首次跨入千萬人口城市行列,終于超過南陽市成為河南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 
      虹吸了周邊市縣人口,經濟也發(fā)展起來了。2018年鄭州地區(qū)生產總值(GDP)為)10143.3億元,同比增長8.1%。這些變化讓鄭州有了“黑馬”之勢。鄭州被稱譽為北方城市翹楚、中部崛起的希望、萬億元俱樂部成員,傲視群雄。 
      但就是這樣一個城市,房價卻跌了三年。難道,舉全河南之力撐不起一個鄭州? 
      不是撐不起,而是此前的鄭州樓市已經透支了經濟活力,讓現(xiàn)在的鄭州乃至河南陷入一個兩難境地。 
      要理解鄭州的困境,還要從數年前瘋狂的鄭州樓市說起。
      2016年,在中介、銷售、炒房客一齊制造的恐慌中,鄭州房價也直線飆升,“全面普漲”、隔三差五“全縣漲價500元/㎡”、“晚了晚了”…… 
      據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2013年鄭州的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只有7500元/㎡,到2016年達到了10525元/㎡,幾乎一年漲1000元/㎡。 
      2016年,鄭州出臺了樓市調控政策“鄭九條”,但是政策效果并不明顯。2017年,鄭州樓市更瘋狂,一下漲到13500元/㎡。 
      鄭州樓市的瘋漲受到國家中心城市、棚改貨幣化、中原城市群、米字高鐵等多種概念影響。背后,購房投機情緒的泛濫。 
      虛火太旺,容易傷到自己。 
      來鄭州買房的都是誰?絕大部分都是河南各個市縣的人,自己人。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7年,鄭州外地客戶占比超三成。這三成里,河南其他城市的人口占大部分。
       三成,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說鄭州虹吸全河南并沒有錯,虹吸全國人口的杭州,2016年外地人購房比例才達到近四成。 
      省內人口的持續(xù)涌入抬高了鄭州的樓市,同時,鄭州的高房價也把這些人的購買力給鎖死了。 
      要知道,鄭州高房價鎖死的大部分都是省內其他市縣居民的購買力。過分的透支未來空間,也就意味著風險的集聚。 
      之后幾年,鄭州樓市調控逐步升級,包括升級限購、限貸、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打擊假離婚買房等。但也抑制投資需求和部分剛需。在這期間,鄭州還瘋狂賣地,積壓了大量的商品房。
      最后,鄭州樓市的火確實降了,還連降三年。 
      但這也套住無數買房人。重點是,套住的很多都是自己人。 
      從某種角度來看,鄭州此前瘋狂的樓市透支了整個河南。
      樓市是城市和居民的財富“蓄水池”。 
      虹吸了有能力負擔得起鄭州高房價的人到鄭州買房——這件事本質上是鄭州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把其他城市的購買力搶過來了,也就是說,把本該屬于其他城市的財富搶過來了。 
      這帶來的是全方面的影響。 
      有購買力人群的流失,連帶帶走了河南其他市縣的人口和產業(yè)發(fā)展機會,最終影響城市經濟發(fā)展,改變了整個城市的命運。
      王瀟家在河南偃師山化,由于山化緊挨著鄭州,這里絕大部分的人外出務工都會去鄭州,有能力買房也是到鄭州買房。但偃師實際上是洛陽市的下轄縣級市。 
      這些年,王瀟和很多偃師人一樣,眼看很多好政策都落到了隔壁屬于鄭州下轄的鞏義市康店鎮(zhèn)。明明偃師和鞏義的地理位置差不多,但就因為偃師屬于洛陽而生生錯失了很多發(fā)展機會。 
      因此,王瀟身邊不少偃師人,舉雙手雙腳贊成偃師有一天劃歸鄭州。 
      可見,鄭州的虹吸,搶走的不僅是人口,更是其他城市的產業(yè)發(fā)展機會。 
      在房價連跌三年,以及剛剛得到了省府下放的更多經濟社會管轄權的鄭州,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進一步虹吸周邊市縣的“潘多拉魔盒”: 
      沒幾天前,鄭州“取消限購”的傳聞再次涌現(xiàn)。雖然最后官方辟謠,但,鄭州接下來的操作讓周邊縣市感到震驚——鄭州出臺土地開發(fā)新政,重提“鼓勵貨幣化安置”。
      11月18日,鄭州市政府發(fā)布了《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鄭州市儲備土地綜合開發(fā)實施細則》,其中一條明確表明:鼓勵和支持選擇貨幣補償等多元化安置方式,確需實物安置的,實物住宅安置面積不超過人均70㎡。 
      貨幣化安置,當年轟轟烈烈棚改的標配。 
      而棚改貨幣化安置,正是當年許多城市房價上行的催化劑。 
      這些年,鄭州的虹吸就是從樓市開始的,樓市的潘多拉魔盒再次打開后,虹吸無疑將會加劇。 
      透支全河南來發(fā)展自己,但,人來了,產業(yè)卻沒給發(fā)展起來。 
      鄭州經濟產業(yè)最大的問題,是整體還處于比較低端的產業(yè),正是因為這樣,沒有與周邊城市形成層次,形成差異化與配套發(fā)展。 
      所吸引來的富士康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要不斷往里面砸人,鄭州需要不斷地虹吸全省。 
      可是,勞動密集型這種低端制造業(yè),原本應該是三四線城市干的事。省會鄭州都搶來做了,省內其他城市要怎么活呢?這也是周邊城市對鄭州即將升格副省級城市惶惶不安的原因。
      把低端產業(yè)當寶 
      說到鄭州的產業(yè),先看個段子:
      身份都一樣,大家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但拿出來的“名片”卻不一樣。
      沒錯,鄭州產業(yè)能讓全國人都能想到的,只有一個——富士康。在所有國家中心城市中,這個“名片”顯得有點低端。 
      2010年,富士康落戶鄭州,鄭州似乎迎來產業(yè)結構“拐點”,因為,富士康的落戶吸引不少電子信息廠家也在鄭州的航空城落戶。 
      雖然一直沒有公開數據表明鄭州引入富士康為鄭州帶來了多少GDP。諸如“鄭州只有富士康”“富士康一走鄭州經濟就完了”“富士康占鄭州經濟的一半,占河南經濟的三分之一”等等言論遍布網絡。 
      但富士康憑一己之力,讓河南在全球智能手機產業(yè)鏈中有了一席之地,這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公開數據,富士康把在中國內地60%的業(yè)務放在鄭,每年的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出口額在200億美元左右。僅2015年一季度,富士康外貿額占河南省進出口總值比例超六成。
      但是,有了高科技產業(yè)的電子工廠不等于擁有了高科技產業(yè)結構。 
      東南沿海,十幾年前就開始產業(yè)升級騰籠換鳥,把低端制造業(yè)轉移出去。而鄭州乃至整個河南,卻把富士康這個低端產業(yè)當做寶貝一樣,但那不過是東南沿海玩剩的,掙不了幾個錢。 
      雖然富士康的落戶能夠短期內“撐大”地區(qū)經濟的規(guī)模,但這改變不了鄭州以及河南產業(yè)低端的問題。 
      在富士康落戶之前,鄭州依托它的運輸網絡和周邊城市形成了煤炭、水泥等重工業(yè)產業(yè)。例如,前陣子在債市掀起腥風血雨的永煤,母公司就是鄭州的。 
      除了富士康,鄭州此前乃至現(xiàn)在,產業(yè)結構依然對能源的開采加工行業(yè)有強烈的依賴。但,能源產業(yè)這些年一直面臨產能過剩,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因此鄭州的產業(yè)升級也面臨產能過剩的瓶頸。但現(xiàn)在,鄭州周邊的耐火材料、火電廠依舊密布。 
      隨著全球產業(yè)轉移趨勢,富士康模式在鄭州總有結束的一天,等人口紅利和能源紅利都吃盡,鄭州的前途堪憂。 
      2016年,鄭州被升級為國家中心城市,中央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鄭州能夠率先發(fā)展起來,從而帶動中原城市群(主要是河南省內地市)的發(fā)展,就像當初的珠三角一樣。
      珠三角能夠帶動其他城市的發(fā)展,是因為產業(yè)騰籠換鳥過程中,低端產業(yè)向周邊城市的外溢,周邊城市因為這種產業(yè)外溢得到實際發(fā)展。 
      表面上看,鄭州依然是中原城市群眾的核心城市,綜合經濟實力高于其他城市,但是產業(yè)發(fā)展層次總體較低,具有高附加值、行業(yè)領先水平的產品少,傳統(tǒng)資源型產業(yè)占比大約在40%以上,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力、競爭力不強。
      由于鄭州與其他城市在行業(yè)結構在層次上沒有拉開差距,因此,鄭州在整個樞紐經濟核心中的輻射作用有限,不僅未能帶動城市群的整體產業(yè)水平提升,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與周邊城市在資源與市場等方面的低水平競爭中。 
      簡而言之,鄭州自己還處于產業(yè)聚集階段,整個城市“攤大餅”一樣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展。前幾年,鄭州東區(qū)還被稱為“鬼城”,引進的產業(yè)自己都“吃不飽”,更沒有余力來輻射帶動周邊城市。
      所謂的中原城市群的“領頭羊”,對于現(xiàn)在的鄭州來說,只是個虛名。
      鄭州產業(yè)困境的根本問題在于,這些年,鄭州無力實現(xiàn)高質量的發(fā)展,一直陷入跟周邊城市的爭奪低端產業(yè)的困境。
      這個問題,似乎在早幾十年前已經注定。
      只有人口,沒有人才 
      一切正如2019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說的那樣,鄭州的產業(yè)升級面臨“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企業(yè)研發(fā)投入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轉化有待加強,高端創(chuàng)新人才、創(chuàng)新團隊仍然偏少”等問題。
      原因,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歷史的小事中窺見一二。 
      在這片中原故地,河南人某些根深蒂固的處事方式,決定了這里的產業(yè)命運。 
      2018年4月17日,西湖大學創(chuàng)校校董會的第一次會議上,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當選為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西湖大學這所目標是比肩世界一流的大學,基因里都刻著“創(chuàng)新”。從籌備發(fā)起到教育部發(fā)文成立,僅僅用了6個月,同是創(chuàng)新型大學的南方科技大學,用了整整4年。  
      西湖大學在創(chuàng)新研究和體制上,都頗像當年的西南聯(lián)大。西南聯(lián)大,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辦學8年培養(yǎng)出2名諾貝爾獲獎者,171名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鄭州,在很多非學術場合他都樂意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span>
      有人問,為什么河南沒有西湖大學? 
      河南人看得透徹:“還西湖大學?有個不錯的學校就謝天謝地了。別奢望了!”
      曾經,西湖大學也有機會落戶河南鄭州。 
      施一公一直熱心于河南的教育,曾經連續(xù)6年回到高中母校演講。他曾想在河南辦一所高水平、創(chuàng)新型大學,河南的企業(yè)家也十分踴躍捐助。但是,由于河南一直沒有解決供地和財政支持等問題,施一公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 
      浙江杭州的領導得到消息后,熱情歡迎施一公到杭州辦西湖大學。而且免費提供土地、校舍,省市財政都給予資金支持。這,就是差距。
      河南錯過了,河南企業(yè)家的捐款也跟著西湖大學到了杭州。在西湖大學的辦學基金中,河南企業(yè)家的捐款占四分之一以上。
      錯過西湖大學,表面上,只是城市運營中一個小小的失誤。但是,這個小失誤或將影響到了鄭州數十年的發(fā)展。這事,歷史上已經有過慘痛教訓。
      其實,這已經不是鄭州、乃至河南第一次錯失高水平大學。 
      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曾經有一個京校外遷的潮流。 
      當時,中國科技大學曾希望搬到河南來,中央文件都發(fā)下來了,但河南主要領導不同意擔心來一個大學會增加河南供給壓力拒絕了,最終,中科大落戶合肥。 
      改革開放初期,致力于高水平的理工科專業(yè)的黃河大學創(chuàng)辦,但由于是跟美國合作辦學。在中國高校舉國皆在體制下的辦學背景中,黃河大學的體制問題沒有解決,最終流產,并入鄭州大學。 
      直到現(xiàn)在,全河南,也只有鄭州大學這個從政策支持下突然從石頭里蹦出來的211大學。 
      河南不僅留不住施一公和西湖大學,甚至連千千萬萬普通的莘莘學子也留不住。
       在高水平大學上的一再錯過,讓河南成為全國高考中最殘酷的“戰(zhàn)場”。 
      如果說高考是一場全國青少年必經的磨煉,那河南的高考,對于考生來說,就是一個“煉獄”。要說全國各省市區(qū)上大學最難的,沒有任何地方能比得上河南的考生。 
      數據顯示,2016年高考一本錄取率9.63%,是全國倒數第一,2016河南考生211錄取率只有3.8%。 
      看這數據,連10%都不到,真“九死一生”。萬人本科率這項數據,河南只有隔壁湖北的一半。 
      多次錯過高水平大學,直接造成了河南近幾十年乃的人才困境,最終造成了當下鄭州的產業(yè)困境。 
      河南雖然有1億人口,但是留不住人才。河南作為僅次于廣東、山東的人口大省同時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而高考移民,就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河南人高考,即使考到580分,在省內升學只能考個普通二本。但這個分數在其他省,大多都能穩(wěn)進211學校。 
      殘酷的高考競爭讓不少有能力且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都選擇高考移民。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有較高購買力的家庭流出的過程。
       暫且不論沿海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僅與周邊省份,河南在聚集高新科技人才上沒有一絲一毫的優(yōu)勢。 
      武漢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肥有中國科技大學;湖南有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3所985;四川有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重慶也有重慶大學;陜西有西安交通大學等3所985學校。 
      在高新技術企業(yè)數量及研發(fā)投入等方面,鄭州也比不上同在中西部的武漢、長沙、合肥、重慶、成都、西安。 
      截至2019年底,鄭州駐地高校共有67所,但本科僅為26所(公辦16所),只有鄭州大學一所‘雙一流’高校,而且鄭州大學以文科見長,理工科人才少之又少,其余40余所均為高職高專院校。
      原本,河南省內僅1億人,只有一所211高校,能培養(yǎng)的人才就十分有限。 
      而人才是隨著產業(yè)流動的,不少從鄭州大學畢業(yè)的高水平人才,不少都會因為就業(yè)機會、教育等原因而流出。 
      河南省內高校的人才外流問題嚴重。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生源,有八成都是河南本省生源。然而,即使在“智匯鄭州”人才政策出臺之后,留在河南的畢業(yè)生比例仍然較低。
      例如,鄭州大學畢業(yè)生留在河南省就業(yè)的比例在“智匯鄭州”政策出臺后出現(xiàn)了明顯下滑:2017年,留在河南省就業(yè)的比例占七成,到了2018年,這一比例則下降到50.43%。另外50%的生源去了哪里?有一半都去了北上廣浙。
      這種人才困境,造成了鄭州的產業(yè)一直處于低端狀態(tài),無法完成升級。 
      對比武漢,雖然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不斷流到北上廣深杭,但是,由于高水平高校較多,高科技人才保有量大,得以支撐武漢的產業(yè)結構往高新化、多元化發(fā)展,有更多可能性。
      比如,富士康雖將制造基地放在了鄭州,但研發(fā)基地卻放在了武漢。很多大公司,也選擇把華中地區(qū)總部設在武漢,而不是鄭州。
      迄今為止,鄭州叫得上名字的上市企業(yè)和知名企業(yè)屈指可數。改革開放幾十年,依然只有思念、三全,以及宇通汽車。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產業(yè)升級轉型的重要指標。而省會城市,通常就是所在省域的高教中心、科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其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數量更能說明區(qū)域經濟的創(chuàng)新實力。 
      記者統(tǒng)計了24個省會(自治區(qū)首府)城市(烏魯木齊、銀川和西寧數據不詳,暫未納入統(tǒng)計)2019年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數量后發(fā)現(xiàn),當前一線城市廣州在省會城市中遙遙領先,高新技術企業(yè)已經超過1萬家,杭州、南京位居第二、三位。 
      武漢、成都、西安等幾個中西部的幾個強省會表現(xiàn)也十分亮眼,而鄭州,在這項數據上遠遠落后于同類型城市。 
      根據統(tǒng)計數據,截至2019年,鄭州有204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而經濟實力不如鄭州的西安,去年國高企數量達到了3673家。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耿明齋分析稱,鄭州缺少高水平的集聚創(chuàng)新人才的平臺,沒有好大學、大院大所,所以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總量和層次都不夠。而沒有創(chuàng)新型成果就地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和支撐,整個河南的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就存在一大短板。 
      2019年,鄭州市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1.1萬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僅為982人,遠低于武漢、南京、西安等周邊省會及其他國家中心城市。 
      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數量嚴重不足,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服務能力、支撐能力和貢獻度明顯不足。
      直到2019年下半年,鄭州才爭取到與科技龍頭??低暫炗喨鎽?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鄭州期待能形成以??低暈楹诵牡臄祿畔a業(yè)生態(tài)集群。在2019年9月的簽約儀式上,河南省領導班子一把手親自出席,可見其重要性。也可見科技企業(yè)在鄭州有多稀缺。 
      但??低曉卩嵵莸捻椖客七M十分緩慢。2019年9月,海康威視鄭州科技園暨中原區(qū)域總部項目完成土地摘牌,直到2020年12月1日,才舉行了開工儀式。該項目能否、何時實現(xiàn)吸引人才和產業(yè)聚集的目的,還是個未知數。 
      根據中國而中國社科院給出的全國總部經濟排名中,鄭州處在全國第19位,也是第三個能級。而武漢、成都處在第二個能級。按照這個排名,即使第三能級的城市奮力直追,至少也要10年時間才能跟第二能級的城市相提并論。 
      眼下,鄭州在缺乏人才,且有限的人才不斷外流的情況下,盡管擁有眾多利好,但是整個城市的產業(yè)層次始終上不去。 
      鄭州,這個被火車喚醒的有5千年悠久歷史的商都,中原城市群龍頭有名無實,短時間內,只能繼續(xù)這種大而不強的局面。

      責任編輯:曹原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報價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大旗網絡 
      商務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備18006029號-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址:www.xsd7788.com 投稿郵箱:szj@ibeifang.com.cn
      版權聲明: i 北方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違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視頻舉報 電話:156-0471-1144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中文国产成人久久,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最新国产乱子伦真实在线观看
      <b id="fddeg"></b>
        <strike id="fddeg"><label id="fddeg"></label></strike>
        <li id="fddeg"><meter id="fddeg"></meter></li>
        <thead id="fddeg"></thead>
          <dd id="fddeg"></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