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靜 圖/陳澤南等
這條路,全長2540公里,橫貫東北、華北、西北,也稱“三北大捷道”,因其獨特的地形地貌、絕美的沿途風光、重要的交通區(qū)位,被譽為“神奇的中國7號天路”,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
這條路,于2017年7月15日全線通車,近三分之一的里程就在阿拉善盟境內(nèi)。也是從那天起,阿拉善公安的身影,走上了守護這條“天路”的特殊哨位。一年多來,這支警藍力量在最荒涼的戈壁執(zhí)勤,在最強勢的沙暴中站崗,在最艱險的無人區(qū)巡邏……走近他們,才深知“情懷”為何物?
相較于國內(nèi)各大高速公路的車流如注,京新高速的車流量并不算大。馳騁在蒼茫天際間,一條宛如黑色緞帶般的路,從漫漫黃沙與荒蕪戈壁中蜿蜒伸向天邊,“天大地大,安全為大”的特色標識,一路相隨,目之所及,人跡、車輛鮮少,但一路震撼心靈的風光絕不會讓你失望。
從守護著G7阿拉善段“西大門”的第一站——黑鷹山主線收費站出發(fā),途經(jīng)二號山、賽漢陶來、達來呼布、天鵝湖、敖干德力格,至蘇宏圖、烏力吉、洪古爾玉林各檢查站,由阿左旗公安局、阿右旗公安局、額濟納旗公安局按照屬地原則部署的警力,全天候值守在沿線各路段,常態(tài)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管護巡邏、事故處理、應(yīng)急救援、?;囕v夜間限行和惡劣天氣的交通管控等工作。
這條路大多路段地處大漠戈壁深處的“無人區(qū)”,路的兩側(cè)常常只有我們一輛車在行駛。這里方圓幾百里無常住人口,一年只有冬夏兩季,早晚溫差在二十多度,風沙是日日的???,氣候更是陰晴不定說變就變。每每巡邏出警時,加滿油箱,帶上行李,備足糧草,警車就是他們流動的家。
額濟納旗公安局交警大隊黑鷹山高速巡邏組組長張紅飛坦言,與艱苦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相比,大家更難克服的是精神上的孤獨,終日面對無人的荒漠、長期見不到的親朋至友、手機信號極不穩(wěn)定,除了過往的車輛和偶爾出沒的野生動物,幾天看不見一個人影,可即使如此,大家仍然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wù),處理了100多起大大小小的事故,救援了很多素未相識的受困群眾……
年 輕
聽他們說,已經(jīng)有好多人都因為忍受不了這里的艱苦和寂寞,一撥一撥的離開了……
而留下來的他們,除了聯(lián)勤聯(lián)動共同維護著這條路的安全暢行,制止著一切破壞公路的行為,也在逢年過節(jié)日、閑暇無事時,用歌聲、笑語、雞湯等自己的方式,給予著彼此溫暖前行的力量。
幸 福
在敖干德力格公安檢查站,阿右旗公安局交警大隊恩格日烏蘇交警中隊中隊長丁磊,是我們遇見的最幸福的警。
家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的他,通過公務(wù)員考錄于2011年在阿右旗從警?!皟盒星Ю锬笓鷳n”,因基層所隊輪班值勤工作忙碌,丁磊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回家的路,母親李巧娥遠路風塵來看望兒子時,見到他工作環(huán)境的荒涼艱苦,心酸得再也挪不動腳步了。
去年5月,56歲的李媽媽放棄家鄉(xiāng)安逸的生活,來到檢查站,陪著兒子執(zhí)勤巡邏在這條路上,每天負責給中隊的民警們做飯、燒水、收拾家,讓孩子們執(zhí)勤回來時能吃口熱飯、喝口熱水、聽句暖心的話。
勇 氣
樂 觀
中午時分,本不是民警劉光華的班,可他還是放心不下在路上執(zhí)勤的小兄弟,來到檢查站邊叮囑邊協(xié)助著檢查工作。他告訴我們,堅守的動力,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是來自于戰(zhàn)友間同甘共苦的溫情,再難的路,只要我們心在一起,樂觀面對,總能把腳下的路越走越長。
他們的身上有著人民警察鐵血剛強的英勇無畏,有著阿拉善公安守護北疆的忠誠擔當。正是有了他們,像大漠中的駱駝,像屹立不倒的胡楊,默默奉獻著,守衛(wèi)著,才能讓我們在浩瀚沙漠與壯美戈壁中盡情馳騁,領(lǐng)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